资源类型

期刊论文 1004

年份

2023 17

2022 27

2021 16

2020 23

2019 15

2018 17

2017 25

2016 763

2015 1

2014 4

2013 7

2012 10

2011 5

2010 8

2009 20

2008 4

2007 3

2006 7

2005 4

2004 1

展开 ︾

关键词

发展战略 12

可持续发展 8

微地震监测 8

汶川地震 8

2035年 7

战略研究 6

地震 5

地震预测 5

政策建议 5

水产养殖 5

中国 4

秦巴山脉 4

网络空间安全 4

临震信号 3

网络空间 3

专利分析 2

主动免疫 2

主动防御 2

产业 2

展开 ︾

检索范围:

排序: 展示方式:

大而复杂形变区域中的精确三维形变反演——基于偏移的相位解缠和改进的多孔径SAR干涉测量集成技术在2016熊本中的应用 Article

Won-Kyung Baek, Hyung-Sup Jung

《工程(英文)》 2020年 第6卷 第8期   页码 927-935 doi: 10.1016/j.eng.2020.06.012

摘要: 精确的3D形变测量已用于更好地了解地质事件,如地震和火山喷发。与2016熊本有关的地表形变在断层线附近较大且复杂,因此精确的3D形变反演尚未展开。本研究的目的是:①通过对基于偏移的相位解缠和改进的多孔径SAR干涉图进行集成,在大而复杂的形变区域中进行精确3D形变反演的可行性测试;②观测与2016熊本有关的甚至包含断层线附近的3D形变场。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SAR)     常规SAR干涉测量(InSAR)     多孔径SAR干涉技术(MAI)     ALOS-2 PALSAR-2     三维形变反演     2016熊本    

汶川地震前的预测回顾

郭增建,郭安宁

《中国工程科学》 2009年 第11卷 第6期   页码 166-168

摘要:

依据太阳活动与30°纬带上的洪震链指标,曾先后于2006 9 月及2007 年底做出了将于2007 或2008 年在天水至康定地段和康定地区可能发生6 ~7 级或7 级以上地震的预测。

关键词: 地震预测     太阳活动谷     洪震链    

2008汶川特大地震的教训

谢礼立

《中国工程科学》 2009年 第11卷 第6期   页码 28-35

摘要:

总结了汶川地震灾害以及建国60来发生的地震灾害教训,针对我国长期以来执行的预防为主的方针和防震减灾工作的具体实践,评价了预防为主方针在我国防震减灾工作中的执行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认为从建国60以来的地震灾害特别是汶川地震灾害的实际后果看,预防为主方针没有收到应有的效果;并讨论了众多的防震减灾重大科学问题,如地震危险性评价和地震区划的局限性和不确定性,地震诱发的地质灾害的评价和防御,地震预报研究和应用等一时还难以彻底解决的前提下如何贯彻防震减灾工作中的预防为主方针;强调要彻底解决减轻和预防地震灾害的问题,必须依靠土木工程的方法并辅之以其他灾前和灾后的防震减灾措施;指出防震减灾工作的最重要的教训是没有将预防放在防震减灾工作之首,没有将土木工程防灾放在预防工作之首;对于列为防震减灾工作的三大体系之一的地震预报主要工作应该加强研究工作,还远没到实际应用的阶段。

关键词: 汶川地震     防震减灾     预防为主     土木工程    

水库大坝的安全问题和已建大坝的抗震安全性

Martin Wieland

《工程(英文)》 2016年 第2卷 第3期   页码 325-331 doi: 10.1016/J.ENG.2016.03.011

摘要: 本文讨论的是大坝地震安全的特点。大坝是自20 世纪30 年代以来最早开始进行系统性抗震结构设计的建筑物,但由于多数大坝设计采用的是现今认为已过时的地震设计标准和动态分析方法,因此无法了解那些老坝的地震安全性。因此,需要基于当前最新做法,重新评估已建坝的地震安全性,并改造有缺陷的大坝。通常建议对大坝进行特定场地的地震危险性分析。当前的大坝以及用于控制强震后水库安全的设施必须能承受安全评估地震的地面运动。地震动参数可以利用概率或确定性地震危险性分析确定。强震作用下,大坝可能发生非弹性变形,因此需要在时域内进行地震分析。此外,地震对大坝造成的危害包括地面震动、断层移动、块体移动等。工程师所需的地面运动并非实际的地震地面运动,而是地面运动模型,用以进行大坝的抗震安全设计。同时必须牢记,在大坝较长的生命周期内,需要进行多次大坝安全评估。

关键词: 大坝     抗震设计     地震安全性     已建坝     设计标准     地震灾害     可持续性     使用寿命    

中国地震区划

时振梁,李裕澈

《中国工程科学》 2001年 第3卷 第6期   页码 65-68

摘要:

简要介绍编制中国地震区划图(1990)的技术途径。结合对我国地震活动时间和空间不均匀分布认识和我国地震预测方面的科研成果,对地震危险性分析概率方法作出几点重要改进。

关键词: 地震区划     地震危险性分析     地震风险水平    

用微地震监测结果预报水库、矿山有害地震

刘建中,刘国华

《中国工程科学》 2012年 第14卷 第4期   页码 45-48

摘要:

论述了微地震监测结果在水库、矿山有害地震预报中的应用。笔者认为,把监测域扩大至微地震范围,可以扩大数据量,增大预报可靠性。实际微地震监测结果支持预报扩大,在技术发展的基础上,用以震报震理论,可以在水库、矿山有害地震预报上取得突破。

关键词: 水库     矿山     地震灾害     震源深度    

汶川大地震周年与地质灾害防治再思考

卢耀如

《中国工程科学》 2009年 第11卷 第6期   页码 36-43

摘要:

汶川大地震已过去一时间,地震造成巨大灾害至今不能忘记,应当更好地贯彻科学发展观,深入地去思考分析地震灾害的机理,以期能为今后防灾减灾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川滇地震历史     地质灾害     地震机理    

我国地震预测成绩的回顾与统计

高建国

《中国工程科学》 2009年 第11卷 第6期   页码 129-131

摘要:

地震预测预报的难度大,但并非了无痕迹或不可知,我国每次较大的地震都有案例总结。统计表明,近40 年来,有77 次地震在发生前均有中期、短期甚至临震预测,不能因为汶川地震预测的失败,就全面抹杀中国的地震预报成绩,即我国的地震预测成绩是应予肯定的,汶川地震也并非是无前兆的&ldquo

关键词: 地震     地震预测     中国近30 多年的地震预报统计    

就汶川地震失报探讨地震预报的科学思路——再论李四光地震预报思想

赵文津

《中国工程科学》 2009年 第11卷 第6期   页码 4-15

摘要:

根据我国多年地震监测预报工作的经验和问题,就地震发生的机理、预报研究的基本途径以及汶川地震发生机理和失报问题做了探讨;分析了地震短临预报前兆、测震学应用的局限性及地应力转移和追踪;提出了今后地震预报工作的9点建议。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地震预报     地应力     李四光    

格上后向无关联性安全的验证者本地撤销群签名 Research Articles

张彦华1,刘西蒙2,胡予濮3,甘勇4,贾惠文5

《信息与电子工程前沿(英文)》 2022年 第23卷 第6期   页码 876-892 doi: 10.1631/FITEE.2000507

摘要:

群成员可撤销的群签名中,验证者本地撤销机制似乎是一种更为灵活的选择,因为在签名验证过程中,仅需验证者获取最新的撤销信息,而不涉及签名者。与经典的数论型构造相对应,Langlois等人给出了后量子安全的首个格上验证者本地撤销群签名。然而,截至目前,所有格上验证者本地撤销群签名方案暂不满足后向无关联性,该特性可保障群成员被撤销前其对消息签名的匿名性和无关联性。本文给出了首个格上后向无关联性安全的验证者本地撤销群签名方案,从而解决了这一公开问题。新方案为群公钥和群成员签名密钥节省了O(log N)的比特大小,并且没有任何公钥加密。

关键词: 群签名;格密码;验证者本地撤销;后向无关联性;小整数解难题    

汶川地震应急救援科学启示种种

徐德诗

《中国工程科学》 2009年 第11卷 第6期   页码 100-106

摘要:

通过对汶川巨灾震惊世界的抗震救灾实践的研究,获得对地震应急救援的科学启示种种,如抢救生命第一、信息维系生命、应急预案突破、专业紧急救援起作用抓住种种启示,以人为本,完善地震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就能够随时做好巨灾应急救援的准备,实现保护人民生命、减少财产损失 的目标。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地震应急救援     科学启示    

中国核电工程场地设计地震动参数确定相关问题

李小军,贺秋梅,侯春林

《中国工程科学》 2013年 第15卷 第4期   页码 75-82

摘要:

基于中国核电工程选址和建设的实际工作,探讨了核电工程场地设计地震动参数确定几个环节中的关键问题,包括不同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的采用、地震动衰减关系的选取和设计地震动参数的综合取值等分析了地震动衰减关系不确定性和弥散地震衰减关系等问题处理方式的变迁,比较分析了地震危险性分析确定性方法中构造地震、弥散地震的计算结果和概率方法计算结果的差异及对设计地震动参数确定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a.综合考虑地震危险性分析的确定性方法和概率方法的计算结果已成为中国核电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中确定设计地震动参数的基本思路,其中弥散地震是一个需要特殊考虑的问题;b.确定性方法和概率方法计算结果对场地设计地震动参数的控制作用受区域地震活动性强弱的影响;c.在地震活动性较弱的地区,确定性方法特别是弥散地震计算结果基本上控制着场地设计地震动参数的取值,而在地震活动性相对较强的地区,更倾向于由概率方法计算结果控制。

关键词: 核电厂     设计地震    确定性方法     概率方法     地震动衰减关系     弥散地震     不确定性    

汶川地震后对大坝抗震安全的思考

陈厚群

《中国工程科学》 2009年 第11卷 第6期   页码 44-53

摘要:

简要概述了震区大坝,尤其是坝高超过100 m的4座大坝的震情;总结了此次破坏性地震中有关大坝安全的经验教训;对在我国强震区兴建高坝的有关大坝抗震安全的几个关键问题做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汶川地震     经验教训     水库地震     优先战略    

中国地震区划图应用和工程抗震

时振梁,李裕澈,张晓东

《中国工程科学》 2002年 第4卷 第8期   页码 20-25

摘要:

介绍了中国地震活动概况,中国地震区划图使用的内涵和抗震设防准则,提出了大型水工建筑、跨海大桥、长输油气管线、核电厂、石化厂等可能导致产生严重次生灾害场地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以地震实例简要讨论了地震崩塌、滑坡、砂土液化、地震断层等地震地质灾害及抗震对策。

关键词: 地震区划     工程抗震     地震地质灾害    

地震预测的可行技术途径

刘德富,康春丽

《中国工程科学》 2009年 第11卷 第6期   页码 159-165

摘要:

地震预测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然而由于技术的原因目前还不能做出成功预报,当前应认真研究以适应社会对地震预测的需求。为研究2008 “5· 12”汶川8 级地震预测的可能性,基于地震自身的信息提出了一种数值建模预测地震震级方法,以及依据卫星遥感射出长波辐射信息预测蕴震地区的方法其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地震预测技术的一个可行的途径。

关键词: 地震     长波辐射     数值建模     预测    

标题 作者 时间 类型 操作

大而复杂形变区域中的精确三维形变反演——基于偏移的相位解缠和改进的多孔径SAR干涉测量集成技术在2016熊本中的应用

Won-Kyung Baek, Hyung-Sup Jung

期刊论文

汶川地震前的预测回顾

郭增建,郭安宁

期刊论文

2008汶川特大地震的教训

谢礼立

期刊论文

水库大坝的安全问题和已建大坝的抗震安全性

Martin Wieland

期刊论文

中国地震区划

时振梁,李裕澈

期刊论文

用微地震监测结果预报水库、矿山有害地震

刘建中,刘国华

期刊论文

汶川大地震周年与地质灾害防治再思考

卢耀如

期刊论文

我国地震预测成绩的回顾与统计

高建国

期刊论文

就汶川地震失报探讨地震预报的科学思路——再论李四光地震预报思想

赵文津

期刊论文

格上后向无关联性安全的验证者本地撤销群签名

张彦华1,刘西蒙2,胡予濮3,甘勇4,贾惠文5

期刊论文

汶川地震应急救援科学启示种种

徐德诗

期刊论文

中国核电工程场地设计地震动参数确定相关问题

李小军,贺秋梅,侯春林

期刊论文

汶川地震后对大坝抗震安全的思考

陈厚群

期刊论文

中国地震区划图应用和工程抗震

时振梁,李裕澈,张晓东

期刊论文

地震预测的可行技术途径

刘德富,康春丽

期刊论文